远东科普 | 心衰可怕程度堪比癌症,病情加重时身体会“说话”

3年前

  提起癌症,人们会想到“死亡”,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其实,有一种疾病和癌症一样可怕,那就是心衰。


  有数据显示,心衰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恶性肿瘤相近,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心衰发病5年内约50%患者会死亡。因此,不要因为心衰进展缓慢而忽视了它的破坏性,必须尽早干预和治疗。


 


[“发动机”运转不灵]


心脏“车速”会减慢
  很大一部分都对自身疾病不够重视,发展成严重心衰,甚至失去生命。因为疾病,他们的美好生活戛然而止,无法再干重活,饮食需要更加注意,日常还要坚持服药。每每想到这些,都十分痛心。所以,增进对这一疾病的了解非常必要。


  心衰全称为“心力衰竭”,它并非一种特定疾病,而是指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状态,是心血管病的最后战场。


  因为,各种心血管病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导致心衰的发生,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结构异常、心跳过快或过慢等;


  控制较差的高血压、肺栓塞、心脏瓣膜病、甲亢、贫血等疾病,也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发心衰;


  长期吸烟酗酒,以及某些药物的应用同样会导致心脏受损,致使心衰的发生。


 


  通俗地说,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心肌通过舒张和收缩,为全身血液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不过,一旦心脏这台发动机出现过热、异常运转等故障,就会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时,会出现气喘、乏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


  而且,心衰患者病情加重时,不仅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炎症增加,还会出现血管功能障碍,使得一氧化氮的利用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合成。


  这类酶的缺失就会致使血管张力失调,血管和心脏硬化、纤维化以及肥大,冠状动脉和肾微循环功能障碍,进一步导致心肌渐进性损伤和炎症加剧、心脏和肾功能衰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做了很多研究,经过临床试验,发现一些新的药物治疗可提升鸟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加强机体对一氧化氮的利用,减少心衰恶化患者出现心硬、血管硬化、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脏、血管和肾脏系统伤害的可能性。


 


[心衰变严重]


身体有预警
  一般情况下,心衰症状得到良好控制的表现是:


  精神状态没有太大改变、无呼吸短促感、无心前区不适、无水肿或进行性加重的水肿(包括脚、踝、小腿和腹部)、无异常体重增加。


  可是,一旦发作就会出现两类情况:心衰急性发作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心衰急性发作最大的特点是“快”,患者由于突发心梗、严重房颤、大量输液、重症心肌炎,而瞬间或在两三天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即便端坐着也喘不上气来;大汗淋漓、咳白痰,甚至咳血痰;脚、踝、小腿或腹部进行性水肿;意识不清晰,不能清楚地思考问题。


  如果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千万别扛着,必须马上送医,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就是患者既往患有心衰,经治疗后病情平稳,但某天突然由于喝水较多、暴饮暴食、感冒,或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糖尿病、发烧、心绞痛,导致心衰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尿量减少、严重水肿,腿比原来粗两三倍,甚至出现皮肤表面渗水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心衰加重表现。


  若患者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或者扩心病等,要特别关注并监测上述临床征象,从而做到正确及时地管理和调整用药,减少或防止患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改善症状,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6道护心符]


挡住心衰恶化
  心情愉快
  建议患者在与心衰“共处”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自身情况有一个良好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快乐生活。


  饮水有度
  由于心衰疾病的特殊性,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包括汤、茶、粥、奶、饮料、水等流动的液体,以及含多汁的水果。这些食物都可以吃,但千万不要过量。咖啡和茶也可以饮用,但不宜过浓,以免引发心律失常。


  营养均衡
  对于心衰患者来说,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每餐七成饱,饮食少油少盐即可。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听信某些“包治百病”的饮食谣言,以免适得其反。


 


  运动适量
  由于心衰患者很难承受高强度的运动,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运动量和时间,不要参加竞技类运动,否则心脏会超负荷运转,发生心血管事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比如散步、力所能及的轻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监测体重
  体重增加是反映体液潴留的可靠指标,因此在院外接受治疗的患者应注意观察体重变化。建议患者每天晨起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若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如每周增加2~3公斤,无论有无不适症状,均应及时就诊。


  坚持服药
  很多研究都证实,科学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心衰症状,延长寿命,遵医嘱服药非常重要。有时需要服用的药物很多,并且使用的时间段不同,很容易发生遗漏。这时可自备一个小药盒,提前将需要服用的药物放好。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谢晓滨
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酥松、肾上腺、垂体等疾病有丰富得诊治经验。
咨询
倪少滨
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微创治疗、肾脏器官移植、微创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复杂泌尿外科疾病诊治。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