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技术 | 5旬女子确诊肝血管瘤,介入科团队“小针眼”解大危机!

3年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检成为了很多人每年必备的事情,而随之而来的众多症状隐匿的疾病也纷纷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中肝血管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女性较为多见。肝血管瘤通常发生在儿童期,而在成人体检时发现,一般为单发,少数人也可多发。

 

右腹部胀痛难忍
竟身藏“定时炸弹”


  家住绥化市的谢女士今年50岁,一直与爱人务工为生,近日在家休息时突然出现右腹部胀痛的症状,并愈发强烈,渐渐无法忍耐,剧烈的疼痛让谢女士浑身虚汗,家人见状,紧急将谢女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检查,经当地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肝血管瘤”,这让谢女士与家人紧张起来,为寻求进一步的治疗经多方打听,终于来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到达远东医院后,介入科主任孙政育教授亲自为谢女士进行接诊,通过问诊、查体并结合朱先生到院后的检查报告(彩超、肝脏增强CT),确诊谢女士患有“肝血管瘤”。并且瘤体巨大,随时都有破裂的风险。


 
▲  图片来自于网络

 

  孙教授介绍,肝血管瘤瘤体较小时无任何临床症状。少数肝血管瘤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周围器官,比如胃十二指肠,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可以有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等。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极少数肝血管瘤可能会自发性破裂,引起腹腔内大出血,就像身体里藏了一个“定时炸弹”一样,十分危险!


  针对谢女士的病情,孙教授为其推荐介入手术进行治疗,并解释道:“介入手术又被称为针眼下的“革命”,是目前临床医学上十分成熟的治疗肿瘤的手术方式,其创伤小、无痛苦、不开刀,为无数肿瘤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听到孙教授这样介绍,谢女士与家人也逐渐放心下来,同意执行介入手术。


介入科成功手术
“一个针眼”解除危机


  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谢女士的手术如期开展。孙教授带领介入科团队并亲自手术,成功为患者进行“肝动脉造影+肝血管瘤栓塞术”。术中,孙政育教授带领其医疗团队从股动脉处入路,避开肝脏正常血管,成功置入微导管,插入供应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内,并注入栓塞剂及祛血管瘤的药物,使肝血管瘤缺血、萎缩、坏死,栓塞满意后,拔出导管,手术非常顺利,术中患者无任何不适,安返病房。


 
▲   术后,谢女士恢复良好


  次日,谢女士恢复良好,此前腹部胀痛的症状完全消失,对此谢女士与家人十分激动,感谢孙教授与专家团队对自己的精心治疗与生活上的关心帮助。


 
▲  术后,孙教授亲自为谢女士查体


  孙教授提醒,肝血管瘤通常无症状,以单发病灶最为常见,生长较慢,病程较长,且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异常,很难早期发现。所以在生活中定期体检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定期体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都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在生活中,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就诊,以防止病情加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谢晓滨
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酥松、肾上腺、垂体等疾病有丰富得诊治经验。
咨询
倪少滨
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微创治疗、肾脏器官移植、微创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复杂泌尿外科疾病诊治。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