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别把便血当痔疮!这个检查能救命,很多人都在拒绝!
9小时前
生活中,很多人出现胃痛、腹胀、便血等症状时,第一反应往往是“老胃病犯了”或“痔疮又严重了”,自己买点药应付了事。然而,这很可能是在给重大疾病埋下隐患。
便血不止,竟是肠癌“警报”
50岁的刘先生身体一向硬朗,近半年来却发现大便时常带血。他自认为是“痔疮老毛病”,便自行购买了痔疮膏使用,情况时好时坏。直到一个月前,便血症状突然加重,还伴有腹痛和消瘦,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他才来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消化科就诊。
接诊的正是原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二科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黑龙江远东医院消化科特聘专家朱春兰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朱教授在详细问诊后,敏锐地察觉到这并非简单的痔疮,强烈建议他立即进行肠镜检查。果不其然,肠镜在刘先生的结肠发现了一个不规则肿物,取活检后病理诊断证实为——早期结肠癌。
早期发现,胃肠镜是“幕后英雄”
“不幸中的万幸是,发现得还算及时,肿瘤属于早期。”朱春兰教授介绍道。由于发现得早,刘先生的病情完全可以控制。他后怕不已:“真没想到,一直逃避的一个检查,差点要了我的命!也多亏了朱教授的专业判断和医院先进的技术,我才捡回一条命!”
为什么胃肠镜检查如此重要?
胃肠镜检查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是不可替代的“金标准”。
朱春兰教授表示,胃肠镜是一双“火眼金睛”: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如同隔着窗帘看东西,只能发现较大的占位性病变。而胃肠镜则是一根前端带有高清摄像头的软管,医生能直接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结直肠黏膜的细微变化,哪怕是几毫米的息肉、早癌或炎症糜烂,都无处遁形。
它能“防患于未然”:绝大部分的结直肠癌是由良性的腺瘤性息肉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10年。朱教授强调:“胃肠镜检查最大的意义在于‘治未病’。我们可以在息肉还是良性阶段就通过胃肠镜将其切除,彻底阻断其癌变之路。这不仅是治疗,更是最高效的预防。”
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
朱春兰教授建议,以下人群应尽早安排胃肠镜检查:
1.年龄超过40岁的普通人群,建议将胃肠镜作为健康体检的一部分。
2.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应提前进行筛查。
3.存在消化道症状者,如:长期胃痛、腹胀、反酸、烧心、吞咽不适、食欲减退、不明原因消瘦、黑便、便血等。
4.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且伴有胃黏膜病变者。
5.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肠息肉等癌前疾病史的患者,需定期复查。
健康无小事,筛查要及时。一次及时的胃肠镜检查,可能就是一次成功的自我拯救。别再因为恐惧和忽视,让小小的息肉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关爱胃肠健康,从勇敢地做一次胃肠镜开始!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是国家三级专科医院,省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联体单位、卫生健康事业突出贡献单位。医院拥有一支由原医大系、省医院等三甲医院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医生团队,配备有进口品牌硬件设备,秉承着专家办院理念,坚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龙江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