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案例 | 老人下肢酸胀,腿梗“作乱”,周围血管外科成功解除病痛
3年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供应下肢的大、中型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供血功能不足表现的慢性动脉疾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人群。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危害极大,严重者肢体坏死,常常需要截肢挽救生命,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
家住明水县的王阿姨,今年73岁,是一位“老烟枪”了,有50年吸烟史,据王阿姨回忆是从3、4年前开始出现下肢酸胀、疼痛等不适症状。随着时间发展,王阿姨还明显发现走路越来越吃力,甚至不能坚持长时间行走,走个100米左右就必须停下休息一阵,才能继续行走。由于病情的快速发展,王阿姨的家人非常着急,几番开导王阿姨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但老人感觉这么大年纪了,担心无法耐受开刀手术,于是便一直在家保守治疗。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王阿姨家人通过亲友介绍,了解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可通过微创介入治疗下肢血管疾病,十分安全,这也让王阿姨的家人有些激动,便带着老人来到远东医院。
来到远东医院后,远东医院院长、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刘丽教授亲自为王阿姨接诊,通过问诊、触诊,以及专业下肢彩超检查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建议入院进一步治疗。
刘丽教授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一般难以让人引起足够重视,而一旦到中晚期,斑块导致血管堵塞加重,会引起肢体重度缺血,严重的会引起患肢剧烈疼痛甚至肢体坏死,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伴发,在生活中应尤为重视。
入院后,刘丽教授考虑到王阿姨的情况,为其推荐了介入治疗,并解释道,介入治疗是利用球囊导管扩张狭窄闭塞血管部位,重建动脉血管腔,结合置入支架,获得良好临床疗效,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手术风险低,恢复快,创口小,非常适合王阿姨的身体状态。
在充分了解微创介入治疗的手术原理后,王阿姨与家人也逐渐放下内心的担忧。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王阿姨的手术如期开展,刘丽教授带领周围血管外科团队为患者成功实施“双侧髂动脉支架+左侧股浅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血流恢复通畅,王阿姨安返病房。
▲ 刘丽教授带领团队亲自手术
经过几天的休养,王阿姨恢复很快,此前下肢酸胀、疼痛的症状也基本消失,对此王阿姨的家人非常激动,也衷心地表达了对于刘丽教授以及专家团队的感谢。
▲ 护士对王阿姨进行护理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院长刘丽教授提醒,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长期吸烟、饮酒者,病史中有过脑中风或者心梗发作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腿部动脉的狭窄和堵塞,这些高危人群应该高度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积极地进行血管保护,一旦出现相关临床症状,更要积极地及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诊早治,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