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技术 | 周围血管外科专家团队为古稀老人,成功化解“腿梗”难题
3年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在下肢的表现,斑块附着于动脉管壁,突起于动脉管腔,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的形成,动脉逐渐变得狭窄,血液流速减慢,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肢体供血不足。
当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形成管腔闭塞时,可因供血不足导致下肢发凉、麻木,腿部肌肉痉挛,运动后甚至休息时出现下肢酸痛等症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最大的危害就是引起肢体坏疽最终导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处求医无门
古稀老人深陷“腿梗”困境
家住绥化市的闫大爷,今年77岁,多年前突发脑梗死让这位老人说话有些吃力,据闫大爷儿子回忆,老人腿脚不便已经10多年的时间,起初以为老人是岁数大了,导致行走缓慢,但老人总念叨腿疼,脚凉,下肢酸胀,于是家人便带闫大爷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也给予老人一些生活上的建议,并开了些口服药物,老人便一直在家休养保守治疗。随着时间发展,闫大爷的儿子发现老人行动越来越不便,走个20、30米就必须停下来休息,甚至必须依靠拐杖才能勉强支撑行走,闫大爷的家人看着十分着急,也在当地走访了几家医院,但治疗效果都不明显。
近日,闫大爷腿疼、下肢酸胀、脚凉的症状更加严重,于是便向邻居打听此前因下肢血管疾病住院治疗的医院,邻居为其介绍了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刘丽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研究多年,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于下肢疾病的治疗非常权威,听到这闫大爷与家人十分激动,随即来到了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来到远东医院后,远东医院院长、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刘丽教授亲自为闫大爷接诊,通过问诊、下肢CAT检查后,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建议立即入院治疗。
刘丽教授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临床是周围血管外科最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早期可能会出现腿疼、腿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症状,很多患者把它当作老寒腿或者腰间盘突出来治,甚至有的人以为是上了年纪的正常现象,并没有在意。就这样不对症下药或者放任不管,使病情逐渐加重,最终使下肢动脉完全闭塞,不得不通过截肢来保命。
周密制定方案
化解“腿梗”危机
听到刘丽教授说完后,闫大爷立即办理了住院,刘丽教授带领周围血管外科团队,亲自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本着能保障患者治疗效果最佳的原则,手术如期开展。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刘丽教授带领医疗团队,手术有序开展,成功为闫大爷实施“下肢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中,刘丽教授仅在局麻下穿刺动脉,利用像头发一样纤细的导丝耐心寻找闭塞的血管缝隙,成功通过股动脉闭塞段,再沿细导丝送入球囊对血管逐步扩张,完全打通闭塞的股动脉,采用支架撑开病变组织,使其扩张定型病变血管,恢复正常血流。
▲ 刘丽教授亲自进行手术
次日,闫大爷家人惊讶地发现,老人原本冰凉的脚终于热乎了,腿疼的症状也消失了,这让家人非常激动,对刘丽教授感激地说:“老人的脚凉、腿疼这么多年终于治愈了!我们太激动了!非常感谢刘丽教授的精心治疗!”
▲ 术后闫大爷恢复良好,即将出院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院长刘丽教授提醒,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提高,发病逐渐增多,而且不会自行痊愈,建议大家一旦发现疾病最好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造成截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