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健康科普】发现就是中晚期的肠癌,一个方法可避免
9个月前
首先,早期肠癌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
其次,因肠癌出现便血、梗阻等症状,往往已是中晚期。
再次,85%的结直肠癌都起源于腺瘤性息肉。
所以,我们要做肠镜,发现息肉,发现癌前病变,立即切除!
不给息肉恶变留时间
肠息肉,指肠道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前均称为肠息肉。
临床上多发于直肠或结肠,且年龄越大,长肠息肉的几率也越大。
早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如果不是做肠镜,很难发现。
息肉(以肠息肉为例)是一个形态的描述,它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
根据病理特征,一般认为前两者为良性息肉,不易发生癌变。
而腺瘤性息肉,或者称之为腺瘤,又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则是公认的肠癌癌前病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谁敢保证隐患什么时候会“爆”掉
我们常能看到网上说肠息肉演变为肠癌需要5~10年。
可问到天天在内镜室做胃肠镜的消化科医生,上述说法还真不一定。
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发生在个人身上就是100%。
远东医院消化科石春林主任(原黑龙江省医院消化内科及腔镜中心主任)就接诊过一位82岁的患者。间断性腹胀伴恶心呕吐3个月,经全腹CT检查,发现结肠占位,并且已经出现了肠梗阻,最后在腹腔镜下进行了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
如果老人早几年做肠镜,应该不是这个结果。
“做了镜子”会放心
你不会因为做了检查而生病。
但会因漏掉检查,小病拖成大病。
出现大便带血;大便变细、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现在变为两三天一次或一天两三次;大便不成形;长期腹泻、便秘,或交替出现;腹部长期隐痛时,请做肠镜。
用医生的话说——“做了镜子就放心了。”
一旦发现恶变,早处理一定比晚处理预后要好。
发现的太晚,切肠甚至是切肛门、造瘘,生活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专家推荐
相关阅读
【健康科普】手伸不直、腿迈不动,脑梗夺走的不只是健康,更是三年熬不出的绝望!
【健康科普】察“蚯蚓腿”寸步难行!微创当天手术,三天行走自如!
2025-07-24
警惕!大暑节气,血管在“忽张忽缩”中崩溃?医生提醒:护心脑关键在于这4点!
2025-07-23
【健康科普】心慌乏力呼吸难,胸口如“火烧”。精准微创后心舒气畅,步履生风!
2025-07-22
【健康科普】走路发飘总摔跤,瓶盖都拧不开?精准治疗让脑梗大爷重返正常生活!
2025-07-20
【健康科普】47年心脏“定时炸弹”三维射频消融术精准“狙击”异常心电信号,重塑正常心跳
2025-07-17
【健康科普】腿上爬满“蚯蚓”,二十年煎熬难启齿:站不住、走不远,连穿裙子都成遥不可及的梦
2025-07-15
夏日高温,小心胃肠在这个夏天跟你“闹脾气”
2025-07-13
【健康科普】腿脚肿痛难行走,求医无效困家中,七旬老人5天治疗后迈步自如!
2025-07-13
【健康科普】右腿血管堵塞15厘米要截肢?62岁老人不信命,异地寻医改写结局!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