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力衰竭日 | 心衰可怕不输癌症!进入冬季,更要警惕
11个月前
全国心力衰竭日·关爱心脏健康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死亡率和再住院率极高,也是目前心血管疾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因!被认为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也称为“心脏病最后的战场”。
2023年11月26日,是第九个“全国心力衰竭日”,旨在提高全民对心衰的认知和关注,提高患者早诊和早治的意识,让我们一起了解心衰,远离心衰。
心衰存活率堪比癌症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如果把心脏比作汽车的“发动机”,那心衰就好比是发动机功能受损,一旦“发动机”报废,面临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猝死。
不容小觑
心 衰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其5年存活率与癌症相仿,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心功能下降越多,生存率越低。如果不进行有效防治,心衰发病5年内约50%患者会死亡,生存率比乳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肠癌等癌症还要低。所以说,心衰的可怕程度一点也不输癌症。
心衰时,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心脏内科学科带头人、心脏内科主任(原哈医大一院心脏内科主任)刘和平教授表示,心衰一旦发作,通常会出现两类情况——心衰急性发作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心衰急性发作
心衰急性发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重、急”,患者在短时间内会出现疲劳乏力、咳嗽咳痰、活动耐量下降、喘憋、不能平卧、端坐呼吸、心率加快、体重增加、下肢水肿、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体征,甚至还有些人出现心源性休克、血压低、甚至无尿、肾衰、意识障碍等。
慢性心衰急性发作
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就是患者既往患有心衰,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但由于一些原因,如:突然喝水过度、暴饮暴食、感冒,或出现严重的肺部感染、发烧、心绞痛,导致心衰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尿量减少、严重水肿(如腿比原来粗两三倍),甚至皮肤表面出现渗水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心衰加重表现。
所以,若患者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基础病,一定要及时做好疾病的治疗、管理,以防慢性心衰急性发作。要记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首要手段。
温馨提示:胸闷咳嗽、夜睡不能平卧、尿少腿肿是心衰三大典型症状,一旦出现,要及时去医院问诊。
冬季如何预防心衰
每年冬季是心衰的高危期。气温骤然降低,对心衰、心血管病患者都是沉重的打击。
但其实心衰有4次预防的机会!
1
零次预防
指在没有患任何相关疾病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暴饮暴食、不摄取过多盐分、不吸烟、多运动、控制体重等。
2
第一次预防
如果已经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等,那心脏疾病就已经在向你招手了。但通过减肥、降压、控糖和降血脂,可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
3
第二次预防
由于未能充分改善生活习惯,患上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其他心脏疾病后,你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心肌梗死的反复发作,以免病情进展为心衰。
因为患上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人,并非都会成为心衰患者。
4
第三次预防
通常来说,急性心衰多是在其他诱因下突然发作,患者会突然感觉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心源性休克。
若能在急性心衰未发作前,做好日常预防,即便已经患上心衰,也可能避免最严重的后果。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衰第一次发作时还有抢救成功的可能,经过住院治疗后,大部分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康”。
然而,这不是治愈,而是变成慢性心衰,一旦病情再次恶化会极为凶险。
一起关注心衰,守护健康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提醒您:心衰患者要做好坚持服药、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诊、避免可能加重心衰的因素。如出现短期内体重增加,水肿、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一定要尽早就诊,不可延误病情,以免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