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急救与气候变化
1天前
世界急救日
现代社会中,意外伤害和突发疾病随时可能发生。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人数高达500万,另有数千万人因伤致残。在许多情况下,第一时间的正确急救往往能决定生死与恢复程度。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2025年9月13日是第26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First Aid And Climate Change)。这一主题聚焦气候变化对急救工作的深远影响,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极端天气事件(如高温、洪水、雷暴)频发下的急救准备与响应能力提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气候变化将导致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激增,掌握针对性的急救技能成为应对危机的关键 。
常见急救知识与技能
心肺复苏(CPR)
当发现有人心脏骤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随后,将患者仰卧在坚实平面上,施救者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吹气2秒,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持续进行CPR直至专业救援人员到来。
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异物堵塞气道导致的窒息。采用“腹部冲击法”,步骤如下:
(1)站位环抱: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腿分开呈弓步,让患者双脚分开站稳,身体略微前倾(方便异物排出)。
(2)定位手势:施救者双手臂环抱患者腰部,用“石头、剪刀、布”的口诀,首先找到肚脐的位置,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肚脐的上方,另一手握拳,将拳眼向内放在两指上方,然后撤出两指,将五指并拢抓住握拳手。
(3)冲击动作:快速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挤压(类似“向上、向内”冲击),力度以能排出异物为宜,每次冲击后放松,重复直到异物排出。
创伤止血
对于较小伤口,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再用创可贴或纱布包扎。若伤口出血较多,应立即按压止血。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等按压在伤口上,持续施压。
若为四肢伤口,可在伤口近心端用布条等进行绑扎止血,但每隔1小时需放松1 - 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365天无假日医院,远东时刻待命
多年来,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始终蝉联“黑龙江省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及“哈尔滨市卒中急救地图定点医院”称号,证实了远东医院卒中急救团队的强实力。
“365天实时施救,24小时时刻待命”是远东医院急诊团队对每一位患者做出的承诺,以此保证急性心梗及急性脑卒中患者能更早完成检查,明确诊断,更早被施救。
未来,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将继续发挥自我优势,持续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夯实的专业水平和实际的行动回馈社会,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为构建一个更安全、更有保障的社会贡献远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