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高血压日 | 精准测量+中西医协同控压,筑牢心脑健康防线

23小时前

2025年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

高血压,常被称作人类健康的“无声杀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会给心脏、大脑、肾脏及血管等重要器官带来沉重负担,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甚至猝死等严重后果。

高血压作为慢性病防控的核心领域,需以科学监测为基础,结合中西医优势,实现精准化、个体化管理。


精准测量:科学管理的基础

 

精准测量血压是高血压管理的第一步,所有成年人都应定期测量血压。家庭血压监测应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提倡“722”法则(连续7天、早晚2次、每次测2遍)。动态血压监测可帮助识别隐匿性高血压,避免误诊漏诊。

有效控制血压离不开科学的治疗方案,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正逐渐展现出独特优势。


中西医结合:1+1>2的协同效应


现代医学在降压治疗中强调精准用药,而中医则从整体观出发,改善机体平衡。两者的结合,既能优化血压控制,又能减少长期用药的副作用。

西医精准干预: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降压方案,动态调整药物组合。

中医整体调理:通过辨证施治,调节气血阴阳,改善血管弹性及微循环。

非药物疗法协同:如低钠饮食、规律运动、压力管理等,中西医理念高度一致。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穿戴设备、AI健康助手等技术的普及,让高血压管理更加精准便捷。中西医结合模式将更注重“个体化方案”,帮助患者长期稳定血压,减少并发症。


健康小贴士


✅ 定期测量血压,建立健康档案。
✅ 少吃加工食品,增加全谷物、蔬菜摄入。
✅ 保持适度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活动。

高血压防控,需要科学认知与长期坚持。让我们借助更智慧的医疗方式,融合中西医结合疗法,全方位守护心脑血管健康,通过精准监测、辨证施治、智能管理等多维度干预,实现血压稳定控制,为心脑健康筑牢防线。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心脏内科专家团队,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内科主任、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院长、心脏内科学科带头人刘和平教授携手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病科、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心脏内科王艳芬主任,以"中西合璧、优势互补"为核心理念,融合现代医学精准诊疗与中医辨证论治精髓,依托“双心疗法”中西协同,心脑同治。显著提升冠心病、心衰等患者预后质量,降低复发风险。针对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炎、心肌病、心力衰竭、冠脉支架及搭桥术后心脏功能康复、高脂血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打造中西医结合精准诊疗新模式,形成独特诊疗优势,获得了广大患者信赖和赞誉。

上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谢晓滨
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酥松、肾上腺、垂体等疾病有丰富得诊治经验。
咨询
倪少滨
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前列腺微创治疗、肾脏器官移植、微创泌尿外科、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复杂泌尿外科疾病诊治。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