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从 “被判死刑” 到重获新生,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新突破
2天前
扩张型心肌病(DCM),又叫充血性心肌病,它被誉为心脏内科的“癌症”。它主要特征是心脏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同时收缩功能出现障碍。其病因复杂,感染、免疫反应、遗传、毒物或代谢紊乱都可能引发,部分病因至今成谜。一旦发病,患者5年内死亡率高达50%,如此高的致死率,令人胆寒。那么,如此可怕的“癌症”究竟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把心脏比作一个吹到合适大小的气球,患上扩张型心肌病后,气球进一步变大,气球壁变薄,收缩弹性变差,心脏不仅变大,运动耐量也减弱,导致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引发进行性心力衰竭 ,这便是扩张型心肌病的直观体现。
扩张型心肌病有哪些症状呢?
扩张型心肌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严重的心衰症状。
·活动时呼吸困难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活动耐量下降
·可能伴有食欲下降、腹胀、下肢水肿
·合并肺栓塞时,甚至会胸痛、咳血
此外,它还会引发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猝死等严重并发症。
38岁的范先生就是扩张型心肌病的受害者。22岁时他被诊断为心肌炎,却没重视。工作后常倒夜班、熬夜,2017年病根爆发,确诊为心衰、扩张型心肌病,还伴有房颤、室速,只能安装除颤双腔起搏器。2023年,病情恶化,频繁被起搏器“电击”。在战友帮助下,他来到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心脏内科学科带头人、心脏内科主任(原哈医大一院心脏内科主任)刘和平教授立即联系起搏器厂家对范业绩的心脏起搏器进行调试。又进行射频消融术解决房颤问题。针对其扩张型心肌病,采用高位硬膜外去交感神经阻滞术,联合心衰指南药物治疗。
▲心衰患者硬膜外麻醉治疗操作体位(A),导管的固定及维护(B)
治疗后,范先生的左心室缩小,状态良好,目前正在进行第三阶段治疗。
▲治疗前后心影大小对比
黑龙江41岁的赵先生也是患者之一。他因扩张型心肌病入院时,心脏彩超显示全心增大,左心更明显。EF(射血分数,代表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值60%-70%)仅35%,左心房77毫米(正常值50-55毫米)。当时他口唇及肢体末端发绀,双下肢重度水肿,心功能4级,处于全心衰竭状态。刘和平教授团队采用高位硬膜外去交感神经阻滞术联合心衰指南药物治疗,赵先生的EF由35%提升至43%,左心房由77毫米恢复至62毫米,心功能由4级恢复至2级,随访时已无呼吸困难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刘和平教授提醒:高位硬膜外去交感神经阻滞术则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一个希望,并且具有费用低的优势。通过高位硬膜外去交感神经阻滞术的治疗,患者的心脏能明显缩小,症状会有很大缓解。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是国家三级专科医院,省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哈尔滨市120急救中心香坊第三分中心;卫生健康事业突出贡献单位。医院拥有一支由原医大系、省医院等三甲医院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医生团队,配备有进口高端品牌硬件设备,秉承着专家办院理念,坚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龙江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