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技术】从倒下去、偏瘫,到站起来、走路——润物细无声的脑血管搭桥术
1年前
神经外科手术的难度系数在整个外科系统里都是比较大的,所涉及的手术操作视野小,难度大,是精细类手术的典范。
以脑血管搭桥术为例,脑部血管比较细,肌层纤薄,容易损伤,所以脑血管搭桥术又是神经外科手术中一项难度比较高的术式,需要主刀医生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高超的血管吻合技术,手术团队的配合以及高精尖的设备来做支撑。
而这一术式在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已常规开展,近日,远东医院业务院长、神经外科主任王智教授(原哈医大四院微创神经外科主任)便率手术团队,成功为一位哈尔滨市阿城区患者实施了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及颅骨多处钻孔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整个人歪着就倒下去了”
48岁的班女士,早上起来想去院里拿个盆,还没等走出屋,爱人佟先生就发现她“走这几步不太对劲儿”。看着班女士自己坐凳子上,佟先生以为班女士高血压又犯了。没想到,不到2分钟,班女士整个人从凳子上歪着就倒下去了。吓坏了的佟先生马上把班女士扶到炕上,“缓了四五十分钟,缓过来了”。“当时她头脑是清醒的,我问她,她说腿不好使了,左边身子不能动,我马上找车上医院。”佟先生回忆。
没有引起注意的头晕
病发的前几天,班女士就已经出现了头晕的症状。2005年她曾因高血压并发眼底出血就医过。所以这一次,家人以为她“高血压,脑出血了”,其实恰恰相反,这次是脑缺血!在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经全脑血管造影术,显示班女士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右侧大脑中动脉M2上干闭塞。
为什么选择搭桥
“大脑中动脉闭塞会导致颅内缺血,也就是脑梗。患者在行CTP(CT灌注成像)后,证实病变一侧脑血流代偿能力严重不足,两边的血流差异比较大。同时她说话的时候手抖,左侧肢体行动受限,这种情况就可以考虑搭桥了。”王智教授说。
摸一摸你的太阳穴
轻触太阳穴,可以感觉到皮下血管在搏动,这就是颞浅动脉,主要供应头面部皮肤和肌肉血液,而患者颅内脑组织缺血区的供血则来自颅内大脑中动脉。一般情况下,颞浅动脉和颅内血管没有沟通。搭桥手术就是把颞浅动脉血管和颅内大脑中动脉吻合起来,让颅内闭塞的血管通过重建侧支血管通路,改善脑部缺血。
直径1毫米血管缝8针
术中,王智教授团队先分离出管径比较理想的颞浅动脉额支,又鉴于患者枕叶缺血较重,部分血管已萎缩发白,遂选取较合适的偏枕为受体血管,并锐性分离出直径约1.0厘米的受体血管。然后在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将肉眼无法识别的缝线一次次准确穿过血管壁,在直径1毫米的血管上缝了8针,将两根血管成功吻合。术中荧光造影显示供体及受体血管血流通畅。新鲜血液顺畅地注入缺血区域的脑血管,血管搏动良好,右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成功。为增加枕叶缺血区域脑组织的血液供应,王智教授团队又将枕骨多处钻孔并切开骨孔下的硬脑膜,进一步促进颅内外血流重建。手术的成功不仅改善了的患者的症状,更重要的是可以预防脑灌注不足导致的脑梗。
▲王智教授带领团队亲自手术
术后,班女士的手已经不抖了。一直照顾她的爱人佟先生说:“现在基本上都恢复了,手术后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感谢王智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