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颤日 | 关注房颤,预防卒中

1年前

中国房颤日今天是2023年6月6日,是第十一个“中国房颤日”,今年房颤日的主题为“关注房颤预防卒中”。

为改善我国房颤的预防与认知现状,2013年3月19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等八大学会联合发起的中国房颤联盟(CNAFA)在京成立,宣布将每年的6月6日定为“中国房颤日”。


什么是房颤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刘和平教授提醒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房颤最典型的表现是心悸,大部分房颤患者还会出现胸闷胸痛、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房颤的危害

诱发或加重心衰、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缺血、增加早老性痴呆的风险等。

脑卒中和血栓栓塞:血栓脱落可引起脑梗死等全身性血栓栓塞事件发生。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所以房颤患者更应该提高对脑卒中的关注。

危险易发人群

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年龄是房颤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几率更高 。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梗以及有房颤家族史的人群。

刘和平教授表示,心电图检查是房颤诊断“金标准”。在生活中,建议定期检查,控制房颤,远离血栓。

房颤的治疗?

刘和平教授提示,目前微创介入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方法,在我国已经开展数十年,手术技术非常成熟。简单地说就是在双侧股静脉局麻下穿刺,将标测电极和消融电极通过心内电生理标测送至房室结处,通过诱发、标测找到另外一条传导通路的位置,利用“射频能”的电能,将异常通路损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预防房颤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避免劳累、低脂低糖、戒烟戒酒,定期监测相关危险因素比如血糖、血脂、血压。如果是已经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建议早就医、早治疗,莫要拖到非要手术的地步。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推荐
刘丽
周围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治疗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浅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急性下肢动脉血栓、颈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及雷诺氏病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咨询
王智
神经外科特聘专家
擅长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脊柱疾病的显微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娴熟。对于垂体瘤、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
李景瑞
普外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胆囊结石、胆息肉等各种急腹症等的诊断与治疗。
咨询
刘和平
主任医师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冠心病支架植入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的化学消融术。
咨询
谢晓滨
主任医师
擅长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各种甲状腺疾病,痛风、骨质酥松、肾上腺、垂体等疾病有丰富得诊治经验。
咨询
相关阅读
预约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