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3天前
每年的4月20日至4月26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在全国展开。自2009开始,知识产权宣传周已历时十余年,从发展到运用到保护,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步伐一步也没有停下。今年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
*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人工智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重塑医学领域,从疾病预防、诊断、患者分层到用药推荐,从影像数据处理到多模态分析,从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到医院管理,从临床统计、多模态数据分析到医疗机器人,AI技术正在全方位赋能医学领域,AI+医疗领域的专利创新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而知识产权作为保护创新成果的重要法律机制,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AI+医疗领域有效发明专利达4.2万件,构筑起覆盖算法框架、数据治理、应用场景的全链条专利池。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最常见的是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权利人取得知识产权后,除权利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规定外,其他任何人均不得拥有或使用该项权利,否则构成侵权,将受到法律制裁。
*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和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出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对国家而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好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对企业而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使企业独享知识产权带来的市场利益,规避侵权风险,保证企业安全经营。
对个人而言:保护知识产权,可以调动人民的创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知识产权看似遥远,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通过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专题开展,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贯彻知识产权的基本常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学习中针对医疗知识产权范围、保护和优化进行了宣传,全面提升广大医务人员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在 2025 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积极开展专题活动,组织全院200余名医护人员,分两次会议参与学习。
活动中,医护人员认真学习贯彻知识产权基本常识及相关法律法规,重点围绕医疗知识产权范围、保护与优化等内容展开深入宣传。
通过此次专题学习,全面提升了广大医务人员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为医院在医疗领域的知识产权管理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