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丨莫贪嘴,过立冬,血管才能放轻松
1年前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补冬”为什么要适度?
上了年岁的朋友们常常认为,“补冬”不仅可以驱寒,还可以增加人体所需的营养。适度的“补冬”是不错,可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平常生活中食物就已经很丰富了,如果再借着“补冬”的名头满足口腹之欲,往往就会过了头。
因为当人体摄入大量脂肪后,会加剧血压、血脂、血糖的升高,进而容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疾病。加之气温下降,又会进一步引发血压的不断攀升。因此立冬时节,要警惕“贪嘴”带来的心脑血管风险。
立冬后需注意哪些?
影响心脑血管的“可变因素”
黑龙江远东心脑血管医院副院长、心脏内科学科带头人、心脏内科主任刘和平教授指出:“心脑血管中常见的一种病症叫‘冠心病’,它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诱发它的因素非常多,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糖尿病、吸烟等。在临床上,这些因素都可归纳为‘可变因素’,是可以通过控制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病几率的。”
如何控制“可变因素”
01
警惕“三高”
“三高”中的高血脂,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少吃油性过高的食物,对我们心脑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02
注意减肥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的报告指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已超过50%,高居全球第一。研究发现肥胖者因冠心病发作导致的病死率,可达总病死率的30%至40%。可见适度减肥,也可以改变此类危险因素。
03
注意血糖
糖尿病是引起冠心病的原因之一。在饮食上,应合理分配饮食,多吃清淡食物,少吃辛辣和糖分高的食物。同时要控制血糖水平,适当的锻炼也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